校歷
師生風采 云大首頁 > 云大風采 > 師生風采 > 正文

【人物】程兵:在學術道路上跋涉與求索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27日  []

程兵簡介:

程兵,男,1963年生于云南大理,1982年從云南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他是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長期從事金融、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和人工智能研究。

程兵對母校云南大學的寄語:

希望云大以入選“雙一流”高校為契機,持續發展,未來更上一層樓。

程兵。受訪者供圖

電話里,58歲的程兵笑談過往。

提及小時候喜歡組裝半導體,為省錢走4個小時路去買半導體零件的事,他會笑;提及當初“被選擇”進入云南大學讀書的事,他會笑;提及大學時老師講課入神拿粉筆蘸舌頭的趣事,他會笑……

程兵,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長期從事金融和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研究。

回首過往,程兵人生中每個節點,都與時代的命運緊密相連。如今,邁向耳順之年的他仍在學術道路上跋涉與求索。

“是云大選擇了我”

1963年,程兵出生在云南大理一個軍人家庭。與印象里軍人家庭管教嚴厲不一樣的是,程兵父母親很開明,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并不時鞭策孩子,做事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廢。

這種教育環境下,程兵興趣廣泛,好奇心足,且愿意沉下心做事。他喜歡在菜園種菜,喜歡組裝半導體收音機,喜歡做各種航?!莻€年代,物質雖匱乏,程兵的生活卻豐富多彩。

許多個周末,父母都會給程兵2塊錢零花錢,讓他去買組裝半導體收音機的零件。程兵算了下,從家里到下關,坐公交車來回要8毛錢,吃飯也要花錢,剩下買零件的錢就不多了。為把錢省下來買零件,十多歲的他咬咬牙,走路13公里,買完零件又走回去,光來回路上就花了4個多小時?!耙驗閻劢M裝,所以沒覺得累?!彼χf。

1978年,程兵參加高考,偏愛物理的他報考了南京郵電學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績出來,總分雖超過了,但因物理成績沒達標,他落榜了。

后來,云南省相關部門整理從省外退回來的學生信息,發現程兵數學成績好,便詢問他云南大學是否感興趣。云南大學了解后,將其錄取到數學系。

15歲的程兵還是偏愛物理?!皩W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备改缸鏊枷牍ぷ鳎骸安还軐W什么,都能為社會作貢獻?!背瘫胂?,應允了。此時,云大已開學一月有余。

“現在看,不是我選擇了云大,是云大選擇了我?!彪娫捓?,程兵笑笑說。

程兵。受訪者供圖

“數學是美和藝術,值得用粉筆把它在黑板上畫出來”

比其他同學晚一個多月入校,老師教微積分,程兵聽不懂。他想起父親教育他的,遇到困難不逃避,做事要有毅力,于是他借同學的筆記翻看,去學校圖書館借教材學習。

云大圖書館有白俄羅斯籍數學家吉米多維奇的著作《數學分析習題集》,和現在很多練習冊不一樣的是,這本著名的習題集只有問題沒有答案。這刺激了程兵的探索欲,堅持做完了全部4500道題。

云大四年,老師對程兵幫助不少。他記得有位老師,講數學課時入神,常無意識拿粉筆頭蘸舌頭,學生們看得目瞪口呆:“粉筆能吃嗎?”

潛移默化下,程兵愛上數學,他慢慢覺得,數學是一種美學、一門藝術,自己可以下功夫研究。于是,在大學4年本科和中科院5年的研究生學習中,程兵不敢耽誤,加之接受了嚴格的教育和培養, 程兵慢慢走向了數學研究的國際前沿領域。

程兵上大學的時間和改革開放同步,很多思想涌進校園,一張白紙的他除了鉆研學數學,還接觸哲學、政治、歷史等學科知識,認識世界的大門一下子打開了。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女排騰飛,程兵是狂熱的“女排粉”。1981年,中國女排在第三屆世界杯上奪冠,程兵和同學激動,跑到街上慶祝。作為熱血青年,他一激動還把床單燒了,放假回家,母親聽聞此事異常生氣,程兵笑笑不說話。

程兵還迷上足球,每天除了學習,三四個小時在球場度過?!拔疑眢w壯,敢和人對抗,可以踢后衛和中鋒?!彼f,哪怕后來到英國留學,自己在球場上也敢和更強壯的外國人對抗。

大學四年參加體育運動,讓程兵體能更充沛,精神頭更飽滿,這無意中給日后做研究打好了身體基礎。

即便后來年歲增大,程兵依然熱愛運動。在一次踢足球受傷后,醫生建議他放棄足球,他轉投游泳?!拔易杂捎居蔚梅浅:??!彼白钥洹闭f,轉而哈哈大笑。

年輕時的程兵(左)。受訪者供圖

“每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連在一起的”

大學四年和以后的碩士、博士學習,程兵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就是自己的命運。他記得,當時社會上對大學生認可度高,一次他和同學去石林玩,餐館老板聽說來的是大學生,便免費多給一人一碗米線。程兵感動,“一碗米線不值多少錢,可它代表著老百姓對我們的期待?!?/p>

一件件感動的小事堆積,程兵決意把為國家、為人民付出的使命扛在肩上。

本科畢業后,程兵考上云大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后來擔任云大校長的王學仁教授。1983年,王學仁教授推薦他去中科院應用數學所學習,成績優異的程兵留了下來,成為中科院應用數學所的研究生,開啟科研之路。

又經過讀博,去英國著名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博士后,在英國肯特大學任講師,2000年,通過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時年37歲的程兵回國,成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一員,長期從事金融和數學各種模型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

程兵特別提到在英國肯特大學任講師的經歷,他說這里所說的講師是一個終身職務,任職期間他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其中有三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國皇家統計學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發表論文?!斑@是非常不容易的。且對一個中國學者來說,是非常榮耀的?!背瘫f。

而“百人計劃”是1994年中科院啟動的一項高目標、高標準和高強度支持的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多年來,“百人計劃”為中國科學凝聚了大批海外優秀人才。能被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回國,程兵感到非常的榮耀和責任重大。

回國不久,管理著全國社?;鸬娜珖鐣U匣鹄硎聲闪?。對理事會來說,如何管理社?;鸬耐顿Y風險,確?;鹳Y產的安全是一項重要課題。為此,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與中科院合作,設計總體資產和委托資產的風險管理和績效評估系統。

程兵在英國做過相關方面研究,回國后立馬主導設計全國社?;鹂傮w資產和委托資產的風險管理和績效評估系統。受使命感驅使,他出色地完成了這項工作,理事會對他工作的書面評語是:“程兵教授把西方先進的量化風險管理技術與中國國情結合,該系統成功投入運行,提高了社?;鸬娘L險管理水平和風險監控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程兵加入到中科院新冠病毒疫情預測項目組。整個2020年,項目組每周做一份周預測的政策建議報告。作為周報第一撰稿人,程兵憑借數學與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解決難題的能力,從國情出發,進行各項流行病學和經濟、社會沖擊的大數據建模分析,科學撰寫報告,為國家控制疫情和發展經濟決策提供了專業支撐。

科研之外,教學亦是重點。作為博士生導師,過去十幾年,程兵培養指導了20多名博士研究生,學生多在高校、科研機構、政府機關、銀行、基金公司等單位擔任重要崗位。他認為,培養學生的目的和標準不應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困難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并且解決問題的難度應該是從先易后難,逐步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創造力。

母校云南大學即將建校百年,程兵希望學弟學妹在良好的學習環境里發奮圖強,希望云大以入選“雙一流”高校為契機,持續發展,未來更上一層樓。


自慰流水喷白浆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