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歷
師生風采 云大首頁 > 云大風采 > 師生風采 > 正文

【人物】紅嶺金——納西族女碩士何永群的創業之路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20日  []

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云南大學參賽的8個項目分別獲得金獎2項、銀獎1項、銅獎5項,金獎和獎項總數均創云南省高校和我校歷史最好成績,云南大學也首次榮獲“高校先進集體獎”。我們特別請這些過五關斬六將、勇奪國賽大獎的優秀團隊,來講講他們自己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走進紅嶺金團隊,了解一下納西族女碩士何永群的創業之路:


一、永不磨滅的創業魂

納西族女碩士何永群的創業之路,可追尋至本科甚至高中讀書期間,2015年,由于家庭的變故何永群休學回到家鄉,創立了迪慶香格里拉沃夫農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豪豬養殖、銷售、回收及深加工,開發了大家眾所周知的“小豬豪豪”項目。一路奮斗,一路成長,生動的扶貧實踐給何永群帶來了滿滿的榮譽。2019年她被選作全國唯一創業典型代表,向孫春蘭、胡春華兩位副總理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得到兩位領導的贊揚和勉勵。何永群深情地說:“豪豬不是豬,是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路上最靚的崽!”她扎根邊疆紅色老區創業的故事,也被團中央拍攝成了首部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勵志電影《達拉的青春》。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20年疫情影響,豪豬作為野生動物被列入禁止養殖與交易名單,新冠疫情迫使豪豬養殖停擺,盡管政府補償款馬上就能到位,但近半年來因銷售停滯而造成的養殖戶損失補償成為何永群首先直面的難題。許多剛脫貧的貧困戶又可能返貧,她看到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們的焦灼不安,想起了自己的創業初心及夢想,心里特別不是滋味。為了彌補養殖農戶及關聯企業的損失,她背負了800多萬元的債務,創業之路遭受重創,她徹夜難眠,開始大把大把掉頭發,兩條烏黑的麻花辮只剩下一條。她也想過放棄,可看到村民們信任的眼神,想到總理對她扎根邊疆、干事創業的囑托,她毅然決定留在家鄉,二次創業。

 

二、金江致富的助推器

為了找準二次創業項目,何永群和村民一起召開了鄉村產業發展座談會,帶隊調研全國多個省份縣市,尋找適合家鄉經濟發展、村民致富的創業機遇。因具備良好的市場敏感度和洞察力,何永群很快鎖定了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發展民宿產業,并通過民宿這個平臺把香格里拉市貧困村的優質農特產品銷售出去,增加農戶的收入。重組創業團隊后她注冊了漫精靈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新的創業項目,取名“紅嶺金”,以紅色精神為底色,主打金嶺鵝等香格里拉高原特色種養殖農產品,探索出香格里拉金江鎮的特色致富路。

 

敢想更敢干,想好了就馬上行動,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她和創業團隊總結出金江鎮鄉村振興實踐路徑:構建鄉村振興人才矩陣、以科技為支持、以生產方式創新為主線、傳承邊疆民族老區文化,創建了“高原、綠色、原生態”的“紅嶺金”系列品牌。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為金江鎮的農產品進行科技賦能,技術賦能及品牌賦能,紅嶺金項目得到云南大學多個學院的大力支持,擁有3項核心技術:菌種選育技術、物聯網與邊緣計算技術、規范養殖流程及中藥材配方飼料,通過農業科技服務、農特產品銷售、鄉村旅游服務3點著力帶動農戶增產增收,紅嶺金項目在目前已獲得了上海對口幫扶三年1000萬元的農副產品訂單。

 

 

 

三、鄉村振興的筑夢人

紅嶺金項目開始以來,云南大學多個學院的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不斷加入項目組,何永群帶隊歷時5個月,跨越6省7市10區縣實地調研了紅色老區發展模式、先進村集體發展模式、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發現了鄉村區域經濟發展行業痛點和研學旅行、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市場潛力。在項目發展初期,為了快速推進新項目發展及節約成本,團隊核心成員20人每天都奔波在尋找優質香格里拉土雞種源、香格里拉金嶺鵝鵝蛋的路上。由于缺乏交通工具,20位團隊成員擠在一張皮卡車上,加之山路崎嶇顛簸,大多團隊成員們都暈車嘔吐。團隊成員被鵝啄傷、被鵝的排泄物弄臟了褲子、鞋子;項目指導專家為了能夠順利完成監控體系的建設,和農戶一起清理豬圈;野生食用菌馴化的指導專家在陰雨連綿的天氣翻山越嶺,搜集當地的菌類進行菌種培育。在這些日子中,汗水和雨水一次次的浸濕了衣服;為了開發旅游產品,團隊成員掉進了水里,為做竹筏劃傷了手。在這過程中團隊成員累并快樂著;因為我們團隊為3411戶村民尋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看到了村民們的笑臉,讓我們感到一切艱難困苦都是值得的。

 

  

 

參與互聯網+大賽進入了最后的沖刺打磨,團隊成員盡可能將紅嶺金項目做得更加扎實,呈現地更加完美,整個暑假,所有老師和同學們無一缺席集中在云南大學商旅學院教室集中打磨和完善,每天晚上12點教室都還亮著燈……期間在負責人何永群和同學們以及指導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團隊開發了微信小商城,獲得了大批訂單,拿到了第三方農產品質檢報告,簽約了京東冷鏈物流配送合同,項目一天天越來越完善,十一國慶最后沖刺階段團隊也絲毫沒放松,國賽金銀獎爭奪出征前,同學們都累到趴在桌上睡著了。



達到南昌大學以后,項目負責人何永群和李欣蕊同學仍然做著賽前最后沖刺,帶隊老師耐心指導,照顧著比賽團隊的生活和情緒,賽前安檢、抽簽、拷貝,上臺發揮穩定出色,得到了現場評委的一致好評,最終獲得了國賽金獎!團隊成員和老師相擁歡呼,陣陣歡笑聲中大家濕了眼眶……這個獎屬于紅嶺金團隊,屬于團隊所有同學和老師們,更屬于我們云南大學,細想一路走來,紅嶺金項目懂得向外界借力,向同伴借力、像團隊借力、甚至是向競爭對手借力,團隊成員始終堅信,“我”不會,但“我們”會;“我”弱小,但“我們”不弱小,紅嶺金團隊腳步不停,還將繼續扎根邊疆民族老區做鄉村振興筑夢人,立志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與村民們守望相助!

 

 

 


 

自慰流水喷白浆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