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歷
媒體云大 云大首頁 > 要 聞 > 媒體云大 > 正文

【人民網】云大“理解中國”學生論壇:為學術新人鑄魂

發布時間:2022年01月08日  []

2017年以來,云南大學“理解中國”學術新人鑄魂論壇共舉辦主題論壇44場次,收到國內外300余所高校(國外9所,中國港澳臺3所)學生投稿4000余篇,現場舉辦論壇(含分論壇)60余場次,形成論文集56冊,形成教學資源視頻30余部,出版《通過論壇理解中國》著作5部。2020年該項目獲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項目立項建設支持。

云南大學“理解中國”學術新人鑄魂論壇旨在引導學生在嚴肅的學術討論中,養成以中國主體性為價值核心的學術精神,牢固樹立學術報國理想。論談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的高度統一,把思政教育與學術研究有機融合,開創學術思政育人實踐,致力于培養有學術理想、學術能力和學術擔當的學術新人。

論壇主題具有鮮明的政治底色和時代特色。論壇緊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著力解決青年大學生“為誰學術”的問題。堅守云南大學“理解中國”育人計劃“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國,才能更好地建設中國”的教育理念,緊扣時代主題和學科專業前沿,舉辦多個主題論壇,涵蓋中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

論壇內容充滿青年對國家、對社會的關切。研究中國為旨向的主題設定,支持學生通過深入中國大地、發現和分析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思考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在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術話語體系構建中形成“學術中國”自覺。云南大學新聞學院“一墨”團隊的師生在形成論壇論文的調研過程中,形成CSSCI論文12篇,調研報告60余篇,合計200萬余字,并積極參與河口縣融媒體建設等。參加國際河流與生態安全研究院“借自然之力,護綠水青山”第二屆青年論壇的瀾滄江河—庫系統水域生態環境變化及效應監測基地的團隊師生圍繞論壇主題,對瀾滄江—湄公河重大工程的生態影響開展研究,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進行技術研發,服務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重大科研項目,形成了一批論文、專利等研究成果。論壇促使學生走出校園、扎根大地,將學術科研與服務社會、國家發展相結合,把青春華章書寫在祖國大地上。

論壇聚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論壇通過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把思政教育貫穿學生學術科研全過程,把學生價值塑造、研究能力提升和知識獲取融為一體。云南大學政管學院博士研究生劉春呈多次組織和參與論壇后說:“碩士階段我就積極參加這個活動,每次參加就是在上一堂開放的學術思政課,為國學術的理想在從論文選題到實地調研到論文撰寫再到論文分享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堅定和升華,也是在為國學術理想的驅動下,我不斷打磨和提升論文質量,以增強學術報國本領。依托這個平臺,我先后發表了論文5篇,我選擇繼續讀博士,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實現我學術報國的理想,很艱難,但我很堅定?!?/p>

云南大學“理解中國”育人計劃遵循人類認知一般規律,把理解中國劃分為直觀性理解、解釋性理解、認同性理解三個層次。學術新人鑄魂論壇為同學們提供了從解釋性理解上升到認同性理解的成長平臺,引導青年學生全面、理性、深刻地理解中國歷史、現實和未來,從而準確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建功立業新時代。(錢發維、顏曌)

原文鏈接:http://yn.people.com.cn/n2/2022/0108/c372456-35086964.html


自慰流水喷白浆免费看